English

信心和耐心:外资在华成功的基础

1999-11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言荣 叶蓁蓁 我有话说

为期三天的“中国矿业法规国际研讨会”日前在大连召开。来自美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、南非、加拿大的40多位矿业界代表与中国上百位矿业界官员、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就如何完善中国矿业法规、改善中国矿业投资环境,以及外资如何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。会上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对外国公司在中国矿业领域的投资大有裨益,而且对外资在中国其他领域发展也可提供颇多启示。

与会的外国企业代表们认为,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第一步。在中国取得了诸多投资成果的加拿大明科公司代表蔡之凯说,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,90年代的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近10%,经济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对矿产的大量需求;同时中国是矿产丰富的国家,开采潜力是巨大的。正是基于对中国的信心,明科公司才会在世界矿业市场进入低谷的时候坚持留在中国,并继续取得发展。1992年进入中国的澳大利亚光塔公司的代表桑建华先生认为,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投资环境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,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在过去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的进步,人们不应该怀疑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、发展自身的能力和将来的美好前景。他说,只有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,公司才能制定长远的中国战略,并最终取得成功。

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,因此,必然存在一些与跨国公司要求不一致的地方。对此,光塔公司和明科公司的态度是一致的,他们认为面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不完善之处,重要的是耐心和交流,而不是一味地埋怨。他们一进入中国市场,就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,同时与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。这样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双方都能够以信任的态度去交流,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认为,中国政府对于完善本国投资环境的决心是坚定的,通过交流他们可以为中国政府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设性意见。明科公司代表说:“我们知道,耐心、耐心、更多的耐心,必将给我们带来成功。”

作为成功的外资公司,光塔公司和明科公司都认识到,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存在显著差异,因此,抱着以诚相待的态度去克服这些差异的负面影响是必不可少的。蔡之凯先生认为,很多外国公司误以为东西方的差异仅仅是语言上的,因而导致了在中国的失败。他说,以真诚态度面对文化差异,对中国文化必须加以理解和尊重。

除了介绍一些公司的成功经验之外,与会的外国代表们也对中国如何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提出了建议。他们认为,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,使法律条文更明确、更具体、更有可操作性;另外应简化对外资企业和项目的审批程序,加快审批效率;此外,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,特别是应制止巧立名目的乱收费行为,也成为各外国公司代表们关注的热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